中国美术学院搞书法研究的老师,沙孟海走了、陆维钊走了、刘江老师也85了,章租安也年纪大了,年轻一点的王冬龄、陈振濂、韩天墉、白砥等,似乎不关注文字的远古历史。据说,曹锦炎是研究甲骨文出身的,也没有机会见面。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甲骨文祖型已经7年了,虽然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杨培均的确认,也是“孤掌难鸣”,没有进展。原本想2012年开一个学术研讨会,专门对甲骨文祖型进行一次研讨,可惜,条件不成熟,推迟了。近来有藏友带上实物给我看,也是良渚文化的玉器,上面刻有两面文字!十分难得!十分珍贵!好几个藏友都有这类实物收藏。作为国家,作为专家,为什么不能够正视民间的藏品?而一定要那样的“不屑一顾”?真的想不明白!我们自己祖先的东西,难道真的要在将来让外国人来鉴定吗?那么多的读书人,国家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一点点专业人员,起码要对祖先负责啊!如何开展工作?如何进行研究?确实感到“力不从心”!5300年的文字被发现了!却在那里“静静的等待”!能不急吗?!
|